兴于和,精于专
赢于信,成于搏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大事简表

大事简表

2000年,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依据国家科委、国务院办公厅等文件精神,开始对“交通工程技术开发中心”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同年2月,公司承担了交通部《公路交通工程设计规范》课题研究及编写任务。6月,重庆市华驰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20万元,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所(院)长张力亲自担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这一年,是所(院)科技成果开始转化、科技人员真正面向交通科研市场并积极投身我国交通科研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2001年,公司承担了重庆市交委《公路隧道机电工程设计规范》课题研究及编写任务,并积极开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的设计与研发。公司凭借过硬的科研技术、规范的管理、雄厚的资金等众多优势在浙江先后中标多项公路隧道机电工程施工(设计)项目,是年累计产值10000万余元。

2002年,公司顺利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的严格评定,荣获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成为交通部在全国开展公路交通数据采集工作指定的技术支持单位。

2003年,公司为加大科研技术与生产管理的力度,以适用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常务副院长蒋树屏同志担任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增至800万元人民币。从此,科研、技术、工程项目与监理业务并驾齐驱,年产值稳步上升。

2004年,公司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使公司从科研技术到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迈上了更高的水准,科研成果催生的优质工程不断脱颖而出。

2005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净利润、新签合同额及发表学术论文均创历年新高,全年仅机电工程新签合同达2.46亿元。

2006年,公司成功吸收合并重庆交科远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院属公司),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副院长姬为宇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公司注册资本增资到3200万元人民币。这是公司向科研、产品、工程规模化、管理集约化、人才社会化、科研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迈进的重要一年,也是公司科研、产品、技术大规模应用朝着更高、更强、更快方向发展的又一里程碑。这一年,公司先后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SM2000s公路车辆动态称重装置”、“SM1000s交通数据检测系统”、“SM2500s公路车辆动态称重装置”、“SM1800s交通数据检测系统”等4项“重庆市重点新产品证书”和“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同时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公司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硕果累累。

    2007年,公司再度荣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同时产品 “SM2000s公路车辆动态称重装置(系统)”继续荣获“高新技术产品”称号。9月,公司被中国高技术企业发展评价中心评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优秀企业”,其产品被列为优秀产品。

2008年,公司注册资本增资到5015万元。公司为应对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创新,组建了机电工程事业部、产品工程事业部。12月,公司荣获重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重庆市市(省)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标志着华驰公司信用体系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9年,是公司坚持科学发展、开始构建科技强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一年,也是公司经营战略目标“以重庆为中心,辐射西南,力争两广,挺进西北”得以成功实现的一年。公司成立了技术委员会,建成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科研、经营、生产成效显著,知识产权申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年新高,再次被重庆市科委、财政、税务等部门授予“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公司成立十周年,公司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顺利投产。十年来,经过公司科研团队及各级管理人员的顽强拼搏,公司拥有建筑业企业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及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在内的各类有效知识产权达17件;业务涉及各级公路交通、隧道机电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收费计重设备研发、生产、安装与交通信息调查、工程咨询等。

2011年,公司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经重庆市标准化机构复查与确认,公司被评为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2012年,公司参建的国道(GZ40)云南新街至河口高速公路工程被授予“2010-201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设立30周年经典工程”两项殊荣。

2013年,公司注册资金增加到10001万元,蔡晓峰任董事长,雷荣富任总经理,并组建了公司新的领导班子。同年,公司荣获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公会也荣获“全国先进公会组织”。

2014年,华驰公司员工之家满分通过集团验收。公司2014年各项工作业绩均创历史新高,并获得了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评选的2014年金蛇奖。